三月,家乡的油菜花又开了,金黄明艳的一片,好不热闹。等到了五月,这一神奇的植物将被收割、压榨、提炼,最终制作成唇齿留香的菜籽油,进入千万家庭。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2季中,我们祖先的这一古老智慧被生动地记录了下来,而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,正是这流淌于中国人血脉中的智慧:节奏感。
节奏之谜
天地有序,万物有灵,向日而生。中国农耕文明中的所有节点都遵循着古人发现的规律——二十四节气运行着,在广袤的乡村,数千年来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。
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,人类开始超越自然的限定,发明出温室大棚,无节制地使用各种农药,甚至培育出各种太空作物、转基因作物。人群开始大规模地迁徙,涌向更加繁荣的县城、省会、北上广深。面对极度丰盛的食物,我们突然开始发觉,它们再也没有记忆中那种鲜、香、清、甜与回味,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人工合成的浓艳。在繁荣璀璨的不夜之城,一天的时间不再是按照二十四小时划分,各种快餐文化让人沉溺其中,流连忘返。时间,开始消退。
同时,在心理层面,年龄的坐标也正在消失,各种宝宝、各种呆萌悄然流行。这一现象的背后,正如武志红在《巨婴国》中揭示的一样:“我们90%的爱与痛,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——大多数成年人,心理水平是婴儿。”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,我也常常会被一些过家家式的行为激怒。自然的节奏,时间的节奏,事物机理的节奏,为什么成了一个个谜团?
使命之力
公司里一般存在着三种人:第一种,需要你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做,需要你哄着他做;第二种,需要你告诉他明确、具体的需求和路径,他才能行动;而第三种人,更擅长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,挖掘你潜在的真实需求,帮助你找到问题所在,给出的结果往往会超出你的期待
在复杂、不确定的时代背景下,第三种人会推演,修正,复盘,从更高的维度、更深的层次、更广阔的视野,通过自我身份认知、自我角色升级,进而实现自我价值认同。个体的成长,依赖于组织的资源和风险对冲能力;而组织的成长,依赖于个体的智慧与价值,使命是彼此连接的纽带。
因此,今年春节我特地带着女儿去了一趟北美,从多伦多大学开始一路辗转南下,带着她自己去感受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开放的文化与气息,感受它们开放、鲜活的文化与使命感召。通过挖掘天赋、在情境中建立共鸣,辅以刻意练习,我希望未来她能够成为第三种人,一个对社会、对他人更有价值的人。
破壳之痛
“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”去年年底,我从公司底层擢升了几员80后大将,分别独立操盘太阳能光热公司、工程公司、净水公司。万物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,有着自己独有的姿态,节奏自下而上传递,选用这些从底层成长起来的将才,我们的组织和品牌才能获得持续进化的动力和希望。
这些人,经历过破壳的痛楚,将来也会再次经历鹰的重生,这些过程将把他们历练得更加成熟、稳健。他们会很坦然地承认和接受生命中的一切不如意,然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尽可能享受能反复带给自己快乐的工作,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,于是他们开始有了自信。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”,这正是我从罗兰·罗兰那儿承袭的智慧.
春风,夏雨,秋阳,冬雪,或烈日当空,或繁星如海,宇宙犹如机器,遵循规律的节奏,运行不止,人性的光辉闪耀其中。